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濮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知识

来源:2018-3-1
浏览量:



濮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知识


    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

    1.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2013年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2.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3.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要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不能把一个地方生态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不以生产总值论英雄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6.管制修复遵循自然规律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7.绝不对立,关键在人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4年6月3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将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雾霾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9.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

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

    10.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015年3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的基层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出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必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11.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即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置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12.支持森林城市建设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13.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14.“四个着力”重要论述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搞好城市周边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

    15.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16.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知识

    1.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要求,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什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3.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有哪些?

1)城市森林网络

①市域森林覆盖率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地区的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自然湿地面积占市域面积5%以上的城市,在计算其市域森林覆盖率时,扣除超过5%的自然湿地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

②新造林面积

自创建以来,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0.5%以上。

③城区绿化覆盖率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④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⑤城区乔木种植比例

城区绿地建设应该注重提高乔木种植比例,其栽植面积应占到绿地面积的60%以上。

⑥城区街道绿化

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

⑦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自创建以来,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

⑧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

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⑨休闲游憩绿地建设

城区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分布均匀,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它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

    ⑩村屯绿化

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0%,分散居住型村庄达15%以上。

 11森林生态廊道建设

主要森林、湿地等生态区域之间建有贯通性的森林生态廊道,宽度能够满足本地区关键物种迁徙需要。

 12水岸绿化

江、河、湖、海、库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水源保护林和风景带。

 13道路绿化

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因地制宜开展乔木、灌木、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景观通道。

 14农田林网建设

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林业局GB/T 18337.3要求达标。

 15防护隔离林带建设

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生态防护隔离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生态功效显著。

    (2)城市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主要是指: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森林自然度不低于0.5、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绿地地表不露土。

①乡土树种使用

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②树种丰富度

城市森林树种丰富多样,城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

③郊区森林自然度

郊区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群落演替自然,其自然度应不低于0.5。

④造林苗木使用

城市森林营造应以苗圃培育的苗木为主,因地制宜地使用大、中、小苗和优质苗木。禁止从农村和山上移植古树、大树进城。

⑤森林保护

自创建以来,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

⑥生物多样性保护

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构建生态廊道,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生境。

⑦林地土壤保育

积极改善与保护城市森林土壤和湿地环境,尽量利用木质材料等有机覆盖物保育土壤,减少城市水土流失和粉尘侵害。

⑧森林抚育与林木管理

采取近自然的抚育管理方式,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和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

3)城市林业经济

①生态旅游

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郊区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与健身、休闲、采摘、观光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相结合,积极发展森林人家,建立特色乡村生态休闲村镇。

②林产基地

建设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用材林等林业产业基地,农民涉林收入逐年增加。

③林木苗圃

全市绿化苗木生产基本满足本市绿化需要,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并建有优良乡土绿化树种培育基地。

4)城市生态文化

①科普场所

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的开放区等公众游憩地,设有专门的科普小标识、科普宣传栏、科普馆等生态知识教育设施和场所。

②义务植树

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跟踪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③科普活动

每年举办市级生态科普活动5次以上。

④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到位,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⑤市树市花

经依法民主议定,确定市树、市花,并在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

⑥公众态度

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应达到90%以上。

5)城市森林管理

①组织领导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开展创建活动2年以上,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②保障制度

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配套高效。

③科学规划

编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政府审议、颁布实施2年以上,能按期完成年度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

④投入机制

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公益力量参与的投入机制。自创建以来,城市森林建设资金逐年增加。

⑤科技支撑

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定的科技支撑措施,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实施,制订符合地方实际的城市森林营造、管护和更新等技术规范和手册,并有一定的专业科技人才保障。

⑥生态服务

财政投资建设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原则上都应免费向公众开放,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⑦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监测

开展城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监测,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动态,核算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效益,为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提供科学依据。

⑧档案管理

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相关技术图件齐备,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4.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名词解释

    1)森林覆盖率

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2)绿化覆盖率

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4)林木绿化率

衡量一个行政区域林木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它是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的覆盖面积之和占土地面积百分比。

5)郊区森林自然度

区域内森林资源原生乡土树种群落变量。

6)树冠覆盖率

区域内树冠面积之和与区域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5.国家森林城市采取什么方式评审验收?

    国家森林城市评审验收主要是采取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评审验收。

    6.我省有哪些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我省先后有许昌、新乡、漯河、洛阳、三门峡、平顶山、济源、郑州、鹤壁、商丘、焦作十一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7.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是什么?

    1)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题;

    2)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

    3)城市森林建设是增加城市绿色GDP的有效途径;

    4)城市森林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8.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城乡统筹,政府主导原则;

    2)坚持生态优先,师法自然原则;

    3)坚持林水相依,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9.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什么工作要求?

    1)城市、林业、园林“三者融合”;

    2)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

    3)水网、路网、林网“三网一体”;

    4)乔木、灌木、草丛“三头并举”;

    5)生态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三林共建。

    10.解决城市绿化空间利用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1)充分发挥乔木生态功能;

    2)树木少截干多整枝;

    3)利用速生树种较快占领空间;

    4)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

    5)增加攀缘植物的绿化比重。

    11.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群众能享受哪些实惠?

    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成系统的森林资源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少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升人居环境。

    12.国家森林城市对经营城市有什么益处?

    森林城市将成为城市的绿色名片,可以间接提升城市的形象;改善投资软环境,外资企业也将更青睐;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对外界的吸引力更大。

    13.什么是中国森林城市论坛?

为积极倡导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激励和肯定我国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成就显著的城市,为我国城市树立生态建设典范,从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并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办法》。同时,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作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重要批示,成为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宗旨,也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理念。2004年以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先后授予贵阳、沈阳、长沙等118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先后在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广州、杭州和武汉等13个省会城市举办13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14.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的区别在哪里?

1)范围规模不同。园林城市建设一般主要在城市城区或延及城乡接合部的近郊,而森林城市建设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区域,而且还包括近郊、远郊以及所辖的区市县。所以,森林城市的建设范围及规模远大于园林城市。

2)结构内容不同。园林城市是以大面积乔、灌、花、草植被构成园林小区,形成一道道风景亮丽、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而森林城市除涵盖上述内容外,突出以高大乔木及灌木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特别是在城市的近郊、远郊部位建有大面积高标准林带、林网以及植物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圈,形成河流及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城区公园及园林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森林体系。

3)功能作用不同。园林城市主要功能作用是以优美的环境和突出的景观效应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森林城市是以其独特而强大的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森林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更能完美地体现出来。

    15.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管理部门重视的是创建过程,而不是指标的评审过关。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注重指标,更要注重内涵。国家森林城市本意是要从和谐城乡的要求出发,促进城区、郊区绿化的协调发展;尊重人民的要求,增进人民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惠及人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理念的提升和传播,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森林和生态意识,这才是森林城市创建的初衷和根本。

    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注重达标,更要注重彰显特色。防止出现所有创建城市千面一孔,南北无异。

    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注重建设,更要注重管护。首先要提高对管护好城市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城市森林作为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涉及环节多,管护、维护、保护任务繁重。第三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行为。第四要注重制定地方法规,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森林相关知识

1.什么是森林?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2.森林有哪些益处?

    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减少泥沙流失;涵养水源;减少风沙危害;丰富生物品种;增加景点景区;带动苗木、花卉产业;减轻噪音污染;优化投资环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何时立法通过、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85年1月1日起施行。

    4.森林资源包括哪些内容?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5.植物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吸出(入)气体

一个成人每天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吸收氧气0.8千克;1公顷阔叶林1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气;每平方米草坪1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克。

    2)减尘

    树叶通过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吨尘粒,城市绿化地带空气的含量一般要比非绿化地带少一半以上。

    3)吸收有害气体

    樟树、夹竹桃、丁香、枫树、刺槐、臭椿、桧柏、女贞、橡树、红柳、木槿、榆树、马尾松、法桐等都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这些气体通过绿化带,通常有1/4可以得到净化。1公顷柳杉每年可吸收720千克的二氧化碳;100平方米的紫花苜蓿每年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600吨以上。森林还可以吸收C12NO2,HF以及某些重金属的大气污染。

    4)调节气候

    在高温夏季,林地内的温度较非林地要低3℃-5℃。在严寒多风的冬季,森林能使风速降低而使温度提高。此外森林中植物的叶面有蒸腾水分作用,它可使周围空气湿度提高。

    5)减弱噪声

    林带降低噪声比空地上同距离的自然衰减多10-15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声8-10分贝。一条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

    6)杀菌

    杉、松、桉、杨、圆柏、橡树等植物能分泌出一种带有芳香味的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双萜类气体“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结核、痢疾、霍乱等病菌。据调查,在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而在林荫道处只含60万个,在森林中则只有几十个了。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含量比公园、街道高数倍至25倍。

    7)人体保健

    森林和原野里有一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负离子,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呼吸平稳、血压下降以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据测定,在城市房子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四五十个负离子,林荫处则有一二百个,而在森林、山谷、草原等处则达到一万个以上。

绿色对光反射率达到30%-40%时,对人的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它可以吸收阳光中对人眼有害的紫外线,使眼疲劳迅速消失,精神爽朗。同时,绿色的环境能减少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人平静、舒服,还能增强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

    6.森林锐减的危害有哪些?

    从全球角度看,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六大生态危机:

    1)土地严重沙漠化;

    2)严重水土流失;

    3)严重干旱缺水;

    4)严重的洪涝灾害;

    5)大量动植物物种灭绝;

    6)温室效应加剧。

    7.假如没有森林,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陆地上90%的生物将消失,450万个生物物种将灭绝;90%的动植物将面临干渴的威胁;全世界70%的淡水会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会出现淡水危机;生活用炭将减少70%,生物放氧将减少67%,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大量增加,地球将会升温;许多地区风速将增加60-80%,亿万人将毁于风灾;沙漠扩大,水土流失严重;人类得不到木柴、建材、林副产品,经济生活将遇到巨大困难;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太阳辐射增加,人类将无法生活。

四、义务植树和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知识

    1.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2.什么人必须履行义务植树?适龄公民法定植树任务是多少?

    1982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适龄公民法定植树任务是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5株,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

    3.什么叫古树名木?

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4.古树名木由谁认定,报哪里备案?

    一级古树名木由省人民政府确定,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市人民政府确定,报省建设行政部门备案。

    5.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有哪些?

    1)在树上刻画、张贴或者悬挂物品。

    2)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

    3)攀树、折枝、挖根摘采果实种子或者剥损树枝、树干、树皮。

    4)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围内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兴建临时设施建筑、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动用明火或者排放烟气;

    5)擅自移植、砍伐、转让买卖。

    五、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1.我市是什么时候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2015年初濮阳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市政府及林业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一年的建设。我市于2015年11月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于2016年4月得到同意创建的批复。2016年2月17日和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濮阳市造林绿化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会和濮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会,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印发了《关于濮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濮办〔2016〕8号)文件,提出要通过2-3年的努力,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标准,力争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考核验收。

    2.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林业资源基础如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精心实施了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保有量快速增长,城乡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截止2015年底,全市林地面积11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约26.5%,活立木蓄积量360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9%,绿地率3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平方米,走在了全省平原地区的前列,具备了较好的创建基础和条件。

3.《关于濮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中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1)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实施廊道绿化、环城林系、郊野公园、农田林网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抓好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县城主出入口、新建地方道路及环城道路等各级道路绿化,对主要廊道、重点地段提高建设标准,实现廊道绿化、环城道路向美化、彩化升级,提升植物景观,丰富绿化层次。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鸟类自然保护区、树木园、植物园等各种类型的郊野公园。依托高标准良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林网,形成林茂粮丰、和谐秀美的田园景观。

2)注重城区绿化美化,提高绿化成效,提升景观水平。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实施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建成区林木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和单位、居住区绿地率,形成“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一千米见林”的绿化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城区生态环境质量。

3)切实搞好农村绿化,以街道绿化、庭院绿化、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围村林建设为重点,建设绿化新农村。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乡村绿化,加快城镇、村庄绿化进程,实行全方位绿化,努力形成“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到2018年,全市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4)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依托郊野公园、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和重点绿地等,建立森林、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相关设施,强化生态科普知识普及,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等重要时段,推广生态科普文化知识。加强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森林城市创建和各类林业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

    4.《关于濮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中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迎接评审工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实施重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多,建设任务重。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将对创建目标进行分解,下达到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市直各责任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按照职责分工保质保量地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

3)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为主、属地投入、市场配置、多方参与”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确保《濮阳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顺利实施。“十三五”期间,市财政要逐步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项目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区)要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将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4)强化监督,严格奖惩。对于完成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市委、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工作迟缓、态度消极、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对于逾期完不成任务,新造林成活率低于90%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5)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要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召开动员会、悬挂条幅、设置户外广告牌、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通过宣传发动,全面提高广大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率和知晓率,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创建、人人参与、大家共享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